“您这次回德国来,有没有听人说起过一个名叫库克船长的研究项目?”
“库克船长,这是一个什么项目?”晏乐琴狐疑地问道。
正在与小姐姐陈默聊着欧洲时尚话题的冯文茹转过头来,看着冯啸辰,说:“哥,你说的是欧盟正在搞的第六代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项目吗?”
“怎么,你知道?”冯啸辰和晏乐琴同时向冯文茹问道。
冯文茹点点头,说:“我的一个客户正好就准备参与这个项目,更确切地说,他们正在评估这个项目,我也参加过他们的讨论。不过,这个项目目前还处在酝酿的阶段,很多企业都在观望,没有确定要不要参与。”
听到冯文茹这样说,王伟龙、冷飞云等人都来了兴趣,大家停下了各自正在聊着的话题,都盯着冯文茹,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怎么,你们对这个项目也感兴趣?”冯文茹看着众人的目光,有些惊异地问道。
第七百六十九章 时不我待
冯文茹是学金融的,研究生毕业后进了德国的一家投资银行,做金融投资业务,这也算是子承父业吧。受冯啸辰的影响,冯文茹参与了不少中资企业对欧洲企业的投资并购案,用冯啸辰的话说,是一个专门负责撬欧洲墙角的“欧奸”。冯文茹对于这个身份并不反感,她身上毕竟有一半的中国血脉,而且从小受到奶奶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一个德国人。
冯文茹的这个选择,除了感情上的成分之外,还有一个成分则是出于理性的思考。作为一名金融专家,冯文茹比寻常人更能够看到中国崛起的潜力,相信21世纪必然是属于中国的世纪。金融业的特点就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一个优秀的银行家,从来都是站在有潜力的一方的。在冯文茹的欧洲同事中,愿意为中国人做事的也不在少数,只恨自己长了一张白皮,卖洲无门。冯文茹有着中国血统这样的先天条件,用不着她自己要求,老板也会让她去做与中国相关的业务。
做投行工作需要宽阔的眼界,任何一个领域的风吹草动都需要关注,以便及时发现投资热点。冯文茹的奶奶是桃李遍地的大学教授,父亲是资深银行家,母亲是专做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这些都是她的有利条件。加之她本身也聪明能干,在欧洲的投资界迅速就有了不小的名气。许多人会主动找到她,向她咨询有关资产运作方面的问题,有关库克船长项目的事情,她也是听一位企业里的朋友说起的。
“这个项目前期的预期投入是20亿美元,后续还可能要继续追加投入。投资界对这个项目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认为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这项技术在未来20年内可以获得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产出。但是,如果遭遇来自于美国、日本、韩国的竞争,这个项目也可能会出现巨额的亏损,这也是一些欧洲企业持观望态度的原因。”
冯文茹向众人介绍着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这一屋子人要么是自家人,要么就是堂哥的下属,都是可以信任的,所以冯文茹也用不着掩饰什么。
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你说欧盟方面担心的是来自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竞争,他们为什么没把中国算在内呢?”
冯文茹摇了摇头:“这个就不是我能了解的了,哥,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有多大的竞争力,你不是比我更清楚吗?”
王伟龙替冯文茹解释说:“啸辰,欧洲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美国不用说了,日本和韩国现在是全球造船业的老大和老二,咱们充其量只能排在老三,而且和它们两个国家的差距还很大。钻井平台是海洋工程机械,日韩的基础比我们好。我们在这之前只造过第三代钻井平台,离第六代还差得远,欧洲人自然不会把我们算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