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富刚召集了全厂的高级技工进行全面测试,筛选出技术最好的工人,组成一个试制团队,专门负责按照技术处提供的设计制造设备样机。一种新设备的设计当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制造若干台样机,用于实验,以验证设计师的想法,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个试制团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把设计图转化为实物。为了避免样机制造中的缺陷对设计人员产生误导,这个团队的成员必须全部是精兵强将,随便一个人拿出去都是响当当的技术骨干。
老国企的底蕴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别的地方想找一个六级七级的高级技工都很难,而在榆重,八级工都能够扒拉出一大群来。为了让试制工作更有把握,潘才山等人甚至亲自登门,把几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师傅也请了出来。这些人有些是参加过当年引进cl机组试制工作的,知道不少压缩机制造中的关键诀窍,这种诀窍可都是寻常的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价值难以估量。
潘才山向试制小组的成员许下诺言,表示在压缩机试制成功之后,会给大家披红挂彩开庆功会,每人发不少于500元的奖金。工人的价值观都是很朴素的,听到厂长说这件事关系厂子生死存亡,又听说能够戴大红花以及领到高额奖金,一个个都情绪激昂起来,话里话外都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言。
在榆重本部被压缩机项目完全调动起来之际,于蕊、谢克力联合推动的家政服务项目也全面铺开了。经与榆北市政府协调,由市妇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100余家家政服务公司。这其中,又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按地域划分的社区服务中心或者社区服务站,是面向一个社区提供全面家政服务的,第二类则是各种专业公司,比如什么保洁公司、护理公司、家教公司等等,主打的是专业化服务。
祁瑞仓已经走马上任,上任伊始就在全市范围内倡导自主创业。还别说,榆北也有不少怀有创业梦想的人,此前因为社会上没有什么创业风气,这些人怕人笑话,同时也担心创业风险,所以一直处于蛰伏的状态。祁瑞仓四处演讲游说,把这些人心里的火苗都给点起来了,招商局开始不断接到有关创业政策方面的咨询,一些下岗职工纷纷申请开办小饭馆、小商店、理发店、洗衣店等等,好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象。
祁瑞仓作为整个招商局里唯一推崇自主创业的官员,自然成为创业者们心目中的靠山和“教父”。几乎每天都有人跑来向“祁教授”或者“祁局长”请教创业方面的问题,请他为自己分析创业计划、评估风险收益。
祁瑞仓一开始还非常兴奋,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创业者都耐心接待,给他们讲美国最经典的创业课程,讲得这些三辈子都没离开过“榆北这疙瘩”的工人们两眼直冒小金星,觉得这位从美国回来的大干部实在是“老有学问”了。
可随之祁瑞仓就发现这一套搞不下去了。前来咨询的人是如此之多,他根本没时间给每个人都进行如此冗长的创业教育。再说,大家关心的也不是什么德鲁克、威廉大内之类的西洋人或者东洋人,而是如何能够在榆北这个中国城市里养家糊口。
于是,祁瑞仓变了,他的脑子里再也没有什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只剩下房租、工资、水电费这样一些庸俗不堪的内容。
不过,他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第五百八十三章 冯林涛的烦恼
祁瑞仓累成了狗,冯啸辰此刻却正在京城自家的小四合院里,陪着四岁的女儿冯姗玩积木。他这趟回京,算是公私兼顾,私事自然是看望家人,像他这种外派出差的干部,中间是有探亲假期的,至于公事,就是帮江燕的团队搜集有关远距离天然气压缩机的设计资料,以及联络相关专家去榆重指导设计。
“啸辰,在临河那边的生活习惯不习惯?”
杜晓迪蹲在一旁,一边指导着女儿插积木,一边关切地对冯啸辰问道。
“还好吧,我在那边享受的是领导待遇,招待所专门给我开小灶,做南方口味的饭菜。”冯啸辰笑呵呵地答道。
杜晓迪半开玩笑地斥道:“你这也太脱离群众了吧?榆北的经济那么困难,你还吃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