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之后,蔡兴泉鼓励杜晓迪把这篇文章翻译成英文,投给了行业内的国际顶级刊物焊接学报。在署名的时候,蔡兴泉没有抢杜晓迪的风头,而是让杜晓迪署了第一作者,他只以导师的身份把名字列在杜晓迪的后面。
这篇文章是上个月刚刚发表出来的,杜晓迪已经看到了刊物,那份兴奋自然是无法言状的。虽然文章中的算法是冯啸辰提出的,但杜晓迪在实际应用时加以了调整,使其更适合于电焊专业的研究,这也算是她的创新之处了。在后来上机计算的过程中,杜晓迪付出的辛苦也是可以看到的,许多次模拟结果与现实不相吻合,需要她去检查其中数以百计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这篇文章由她署名,可以说是名至实归的。
“我想请问,这篇文章中关于热方程的模拟算法,是杜小姐自己提出来的吗?”马尔多没有绕太多圈子,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
马尔多在这个时候访问工业大学,既是偶然,也有几分刻意。他的确是受华青大学的邀请到中国来访问的,在宾馆下榻之后,他便给一些中国同行打了电话,提出希望有时间去他们那里分别拜访一下。在与蔡兴泉联系的时候,他专门提到了杜晓迪的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中提出的模拟算法非常新颖,在国际焊接学领域里已经引起了一些关注。马尔多刚才说要向杜晓迪请教,并非虚词。
按照马尔多最初与蔡兴泉约定的时间,他应当是在后天到工业大学来的。但蔡兴泉在接到杨卓然通报的消息之后,便专门打电话给马尔多,提出把见面的时间改到了今天,并坦承这是为了给杜晓迪站台撑腰。
马尔多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同行提出这样一个请求,他自然不会拒绝,更何况蔡兴泉明确说了,这个被考核的学生正是杜晓迪。以马尔多的想法,能够提出这样一个天才算法的学生,水平是无须质疑的。他向蔡兴泉感慨说,中国官方对于科研真是精益求精,一个一年级的研究生能够做出这么高水平的研究,居然还要接受考核,这种精神值得瑞典的大学学习。
当然,他还存着另外一个不便说出来的想法,那就是要看看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杜晓迪写出来的,而不是她冒领了别人的成果。要验证这一点,就需要就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直接向杜晓迪发问。科学研究的事情,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真是演得太拙劣了!”
坐在一旁的高磊在心里耻笑道。一个研究生,能发表什么论文?没准就是把名字挂在导师后面混一个成果吧?而这个马尔多未免太夸张了,为了给蔡兴泉捧场,居然对一个研究生说出请教这样的话来,难道他不知道啥叫过犹不及吗?
这样也好吧,让大家看看蔡兴泉一伙造假造到什么地步,他们这样无耻,也就怪不了我高磊下手太狠了。
高磊一时间突然又找回了道德上的优越感。
第四百八十三章 马尔多懂焊接吗
“我在这里建立的,是一个非平衡可数马尔可夫链,由此马尔可夫链可以形成一个有向图……”
马尔多与杜晓迪的对话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马尔多对杜晓迪在论文中提出的算法的确是非常感兴趣,早在来中国之前,他就已经通读了许多遍,对其中的一些计算步骤也进行过反复推演。此时,他是带着自己的疑问来向杜晓迪请教的,而能够让马尔多这种学术大牛感到疑惑的问题,难度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杜晓迪回答了几句,就发现没法用语言来解释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英语水平还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则是这种涉及数学推导的东西根本就没法说清楚。在征得余丰的同意之后,杜晓迪抄起了一支粉笔,开始在黑板上给马尔多写式子。马尔多起先还是坐在下面听,过了一会就忍不住了,也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另一支粉笔,也刷刷刷地写了起来,一边写还一边和杜晓迪争论着。
杜晓迪一开始还有些紧张,生怕自己弄砸了。说了一会,她渐渐进入了状态,也就把害怕给忘记了。这套算法虽然是冯啸辰教她的,但她自己已经推导过无数遍,又结合着计算机计算的结果进行过修改,可以说是谙熟于心的,马尔多的问题哪能难得住她。在此前,她还曾经花过几天几夜的时间,试图求出这组方程的解析解,虽然这项工作最终并没有完成,但方程的各种变化她都研究过,马尔多随便写一个式子,她就能够马上推导下去,中间甚至连一点磕绊都不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