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其实您不用担心这些的。”
听冯啸辰说到这个程度,司强也不好再装哑巴了。冯啸辰让他陪着来见张国栋,其实就是想利用一下他的身份,给张国栋吃一颗定心丸。他没有得到上级的授权不假,但这种政策的问题,他做点解释还是可以的。
“具体到您个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也不能给您什么承诺。不过,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港岛的内地人,我们接触过不少,有一些人也已经回大陆去了,据我所知,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追查。”司强字斟句酌地说道,话里的暗示意味已经很强了。
“那就好,那就好!”张国栋道,“其实我们这些人,骨子里都是爱国的。否则建国之初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抛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回来参加建设?当年跑出来,也是因为运动的原因,现在国家搞改革开放,只要不再折腾,我愿意回去。我今年60岁了,还能干几年,我要把过去没有贡献给国家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这么说,咱们可以一言为定了?”冯啸辰喜滋滋地说道。
“一言为定。”张国栋认真地说道。
冯啸辰道:“张伯伯,我会尽快联系内地的同志,请南江省政府给您做一个政治鉴定,再把鉴定书给您寄来。另外,孟部长那边,我也会和他联系,肯定不会让您悬着一颗心回去的。不过,在这些手续办完之前,我还有一件事,想麻烦您老帮我一个忙。港岛的银行家章九成先生,您认识吗,能不能想法给我引见一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传奇投资家
港岛西环写字楼,被誉为亚洲最贵的写字楼之一,每平方英尺的月租金达到100港币之高。章九成的章氏财团,在这里整整租了四层楼,其中包括了风水最好的顶层。
50出头的章九成是章氏财团目前的掌门人,而章氏财团也正是在章九成的手里,才如一匹黑马从港岛的许多财团中崛起,跻身于全岛的前10大财团之列。章九成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于投机,别人担心有风险而不敢做的事情,他只要看好了,就敢拿出真金白银砸下去。虽然每次重大的投资都让财团的股东们心惊胆战,但到目前为止,章九成的所有决策都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极其英明。
这一刻,章九成正在自己位于写字楼顶层的大办公室里,接待着几位不速之客。这些人中,有一位是章九成所熟悉的,港岛理工大学的教授张国栋。
张国栋与章九成的关系非同一般。章九成投资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次,就曾得到了张国栋的助力。那是在十几年前,章九成初掌章氏财团的大权,正遇到港岛有一家机械企业濒临破产,准备找人接手。港岛的大多数投资商对于这家企业并不看好,认为其技术落后,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章九成对这桩业务有些心动,但拿不准这家企业的技术到底有多少价值,于是到理工大学去找人咨询,而他找到的正是刚刚从大陆逃过来不久的张国栋。
张国栋随着章九成到那家企业去走访了一圈,查看了企业的技术资料,然后告诉章九成,这家企业正在研发的几项专利非常有前途,假以时日,必然能够一鸣惊人。章九成带着投机的心态,毅然筹集一笔资金买下了这家企业的全部股票,然后支持企业的技术人员完成那几项专利的研究。
结果,正如张国栋预言的那样,这家企业研发的几项专利得到了业界的认同,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企业的业务蒸蒸日上,股价翻着番地往上涨。章九成卖出了自己持有的股票,赚了一大笔,也奠定了章氏财团崛起的基础。
在此后一些年中,章九成还请张国栋帮过他几次忙,每次张国栋也都不负重望,为他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二人的关系也日益亲密,除了业务上的往来之外,私底下也成了不错的朋友。当然,章九成发了财,是不会亏待张国栋的,张国栋目前那套在杨海帆眼里显得颇为寒酸的公寓,就是用章九成付给他的佣金买下的。
前一世的冯啸辰并不知道张国栋其人,但对于章九成的经历却比较了解。新世纪的中国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的心灵鸡汤,章九成的发家史以及一些著名的投资案例,都是这些心灵鸡汤的重要原料,冯啸辰哪怕是没有刻意去了解,成天耳濡目染,也把这些案例记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