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大国重工[校对版] 齐橙 2028 字 2022-11-02

菲洛公司原来的生产流程是完整的,这一次,冯舒怡不惜工本,把所有能拆的设备全都拆下来,运到了中国。佩曼指挥着工人把设备按照在德国时候的位置安装好,又带着几名有经验的技工逐台地进行调试,重新建立起了原有的生产体系。不过,按照佩曼的说法,由于有些设备已经略显过时,还有一些设备在折卸与重装的过程中损失了一些精度,辰宇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只能相当于当初菲洛公司的80左右。

“80也够用了。”冯啸辰对佩曼回答道,“佩曼,要让这套体系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油膜轴承产品,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恐怕很难。”佩曼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为什么?”冯啸辰问道。

佩曼道:“缺乏熟练工人。那些新招聘进来的学徒工就不用说了,那批退休工人使用传统机床的技术是没说的,即便在德国也属于高级技师的水平,但在数控机床的使用方面,他们都是生手,我不知道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让他们掌握这些操作技术。”

“你不能估计出一个时间吗?”冯啸辰逼问道。

佩曼想了想,说道:“最快的速度,恐怕需要三个月左右……我是说,让他们学会这些机床的使用方法。至于说到能够用这些机床高水平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恐怕还需要另外的三个月才够。”

“也就是说,一共是半年时间?”冯啸辰道。

佩曼点点头:“是的,这还只是最乐观的情况。”

“最乐观……”冯啸辰有些泄气地问道:“如果再悲观一些呢?”

“那可能就是一年或者两年了。”佩曼没感觉到冯啸辰的不悦,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这是不能接受的。”冯啸辰恼火地说道。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刚刚能够开始生产,这实在是太耽误时间了。他其实也知道,一家新工厂的磨合不是那么容易的,半年拿出成品,已经算是很高的效率了。可他是直接从德国克隆过来的一家工厂,从设备到产品都是现成的,而且有几十名出色的技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等待半年至一年,他真是有些不甘心。

“我希望在三个月时间里就能够拿出合格产品,这是底线,不能再突破了。”冯啸辰说道。

佩曼只能用沉默作为回答,那副委屈的表情,让冯啸辰想起一句台词,叫作“臣妾办不到啊”。想到再逼下去佩曼没准便会萌态十足地冒出这句台词,冯啸辰就感觉到一阵恶寒。他摆了摆手,让佩曼离开,然后喊来了杨海帆,向他说了佩曼的意思。

“半年时间的确是太长了。”杨海帆的想法与冯啸辰颇为一致,他对于建功立业的急切,甚至超过了冯啸辰。让他等待半年时间,他同样是无法忍受的。

“有什么办法吗?”冯啸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