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惊喜交集,早已流泪满面,闻言忙给薛姨妈磕头谢恩,虽说是做丫头,她在薛家这一年多来倒没受什么罪,薛姨妈待她也甚是宽厚,衣履簪环也积攒了一些,虽不甚多,但俭省些也可以度日。
结局皆大欢喜,众人都十分满意,此时已近午时,贾母便留封氏母女用饭。
封氏却唯恐夜长梦多,恨不得立马便带了香菱出去,闻言忙推辞,道:“多谢老太太厚爱,只是时辰不早了,我们还要去衙门办手续,给英莲恢复原籍,就不多留了。”
凤姐便笑道:“如今都快午时了,衙门里的人也都下班了,况且衙门那边你们又不熟,省了碰钉子去,不如将这事交给我,我打发个人帮你们去衙门料理,要不了一个时辰,定帮你办的妥妥当当;二则香菱的箱笼衣物什么的也要收拾收拾;三来她们姊妹们素日情分好,自然要给她践个行,你们越性在这里吃了午饭再走,到时候户籍文书办妥了,香菱东西也收拾好了,再一道家去岂不便宜。”
贾母薛姨妈等人都道:“这话很是。”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封氏也知道再推辞下去未免有些不给对方脸面,忙道:“多谢奶奶,那就叨扰了。”
当下封氏陪着贾母用了饭,又一处说些闲话话解闷,她这些年天南海北不知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见过的事不知多少,有些比那戏本子上
唱的还要精彩,贾母等人何曾听过,一时都听住了。
香菱则回了梨香院开始收拾东西,紫鹃等人也前来帮忙打包箱笼。
宝钗回房沉吟了半日,便叫莺儿道:“去将梳妆台上的那个黄花梨首饰匣子取来。”
莺儿闻言有些不解,但还是依言去取了过来。
宝钗便开了首饰匣子,拣了几件素日不常戴的簪环,另放在一只小小洋漆描金匣内,叫莺儿端了走到香菱屋里。
此时紫鹃淡菊等人刚走,香菱正在坐在床上收拾衣裳包袱,见宝钗进来,忙坐了起来道:“姑娘怎么过来了?”又要与宝钗行礼。
宝钗忙止住了,道:“你如今已不是丫头了,就别讲究这些虚礼了。”
说着就靠近香菱坐下,示意莺儿将描金匣交予香菱,道:“当日之事原是我哥哥不对,带累了你,先前你不记得家乡父母,才委屈你留在了这里,如今你们母女团聚,我也为你欢喜。
你在我们家服侍了这么些日子,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都是些玩意儿东西。我那里还有,把这点子给了你做个念想,你见了这些东西,就如同见了我一样。”
说罢揭开匣盖逐一点给香菱看,却是一对金蝴蝶嵌珠耳环,一副八宝嵌珠环,攒珠翠花一对,还有十来个金玉戒指和一对翡翠镯子,道:“这虽不是什么贵重首饰,倒也值几两银子,日后要是不凑手了也能当几个钱应应急。”
宝钗说到这里,香菱便红了眼眶,禁不住两眼泪珠直滚下来,哽咽道:“我哪里当得起姑娘如此厚爱。”
一旁的莺儿亦红了眼圈,香菱来薛家也有一年之久了,她性情温柔,从不与人相争,两人情分甚好。
宝钗虽性子有些清冷,此时也有些感伤,勉强笑道:“何必说这些外话,我那里还有绫罗绸缎尺头,同那些香袋、香串、绣帕、荷包等类,都是旧年咱们进京时从南边带来的,要送人家没送完,方才叫他们整整的装了一箱,钥匙挂着箱子上,一会子叫抬了过来,你留着使罢。”
香菱含泪谢过了,想起自进薛家后宝钗待她甚好,一时离绪满怀,却又不知该说什么,便跪下磕了三个头,只说得“姑娘保重”四个字,早已泪随声下,
咽住了说不出话来。
莺儿在旁看了,也不觉红了眼眶。
说了一回话,宝钗便走了,随后薛姨妈也打发人赏了一百两银子做盘缠,另给了几匹绸缎和两件簪环首饰。
这厢,李纨回到房中,便对淡菊道:“你把书槅底下那只红匣子开了锁,把匣子里的银子都搬了出来,称兑一百两碎银子出来。”
淡菊打开银包,拿了戥子,依言称了一百两碎银子。
称毕,李纨叫把银子装进一个匣子里,贴上红签,对淡菊道:“你再去备些点心和路菜,一会子给香菱送去。”
原来封氏听说了薛蟠的脾性,担心留在京中对方日后反悔又来生事,薛家财大势大,又与王公贵族都联络有亲,周家虽有个举人,却也只是小户人家而已,因此决意带女儿回姑苏原籍。
淡菊答应着,自去料理不提。
晌午后,凤姐便打发人送了香菱的户籍文书过来,封氏再三谢过,方小心翼翼收了,放进怀中贴肉藏着,便出了府去街上雇了辆车,两个婆子帮忙将香菱的箱笼抬了出去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