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玄奘进入到花果山时,他便一直观察着了。对这玄奘,悟空心里没什么感觉,也不知道为何蝎子精会如此喜欢他。
不过,孙悟空倒是看出了,这玄奘的体内,似乎有着另一个存在。而这个存在,自己当年在那竭国时曾遇到过,甚至还与其交谈过,正是那“金蝉子”。
这让悟空不由得奇怪,玄奘不应该是金蝉子的转世吗?那怎么他的体内还会有另外一个金蝉子呢?
虽然这玄奘是取经人,但似乎也和自己想象的有些不同。
而另一方,玄奘进入到水帘洞,见到那孙悟空之后,也连忙上前去,将事情都告知给了孙悟空。
“六耳猕猴?”
孙悟空听了,心中毫不在意,六耳猕猴的事情实则便是他一手弄出来的,自从三百年前,太极宫之后,那六耳猕猴虽仍有着独自的人格,但却也明白了西游之事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不过他自然不会如此对玄奘说。何况,玄奘这个取经人到底如何,也不仅仅是佛道天庭三方对其的考验。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如何去想,也是很重要的。
毕竟,如今孙悟空占据东、北两大州,金蝉子既然要取经,那么首先他得对四大部洲有所认知,也得对孙悟空的治下有所认同。如此,方才能够契合西游之事。
而六耳猕猴,虽说可能顾虑的没有孙悟空这么多,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让其承认,屈身做其“弟子”的。这玄奘到底如何,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玄奘道:“我听闻,那六耳猕猴乃是由大圣的心魔而诞生的,如今他既然脱困,必然会伤天害理,前来报复。故而先来请大圣出手,降服那妖魔。”
孙悟空沉吟片刻,按捺住自己,沉稳道:“想不到那六耳猕猴竟然又脱身出来了,可是,你来寻俺,俺也没有什么办法,此事还须得你自行解决才是。”
玄奘闻言,当即道:“非是贫僧不想管理,只是,贫僧法力低微,却是有心无力,之前去灌江口寻找二郎真君,也未曾找到,故而只能有请大圣。”
孙悟空道:“俺已多年未曾出手,武艺生疏了许多,何况那六耳猕猴虽是由我所生,却早脱离了出去,三百年前便已被镇压。如今其诞生,乃是因为你,故而才须你自己方能降服,除你之外,再无他人是其对手。”
“因为我?”玄奘一愣,他却不明白孙悟空所说的是何意。这六耳猕猴明明是因孙悟空而生,怎有是因为自己呢?
而另一方,孙悟空当然有能力降服六耳猕猴。但实际上,这六耳猕猴本就是西游路上的一环,也是他亲手弄出来的,自然不可能继续演戏,再去寻找大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