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妖国之中,狮驼王、禺狨王、猕猴王三魔也看到了檄文。但看了半晌,却不认得上面的文字注解为何。只得想办法去抓来了个识字的人,念给他们听,念了几遍,还是不明其意,恼羞成怒道:“原以为那泼猴畏惧,遣使过来求和,如何卖弄些不明其意的文字,岂非消遣我等?”

猕猴王道:“我看这信中言及妖兵百万,欲要攻打我北俱芦洲。我等如今有多少兵马?”

细细点了一番,乃四十五万也。北俱芦洲虽妖兵多如蝗虫,足有数百万之众,但他三魔终究不能掌管整个大州。如今暗自生势,妖国也只有这许多兵马。但狮驼王却笑道:“那猴子不过说笑罢了,我早以神通洞察,东胜神洲不过只有十几万兵马,却让他说成百万。何况便真有百万又如何?待我张开巨口,就算是千万之众,也一并吃了!他既要生事,那便随他做过一番。只恐那九天荡魔祖师出手制约。”

禺狨王道:“九天荡魔祖师已有几百年未曾动手,何况我等邀战,只是妖魔间的事情,没准他还乐得相见呢!”三人点头,都觉得是这个道理,随即便点兵马四十五万,举国同出,聚众商议迎敌。

第二百零一章 吞山

不久,吉日到也。此中东胜神洲闻到檄文,赶来相助的精怪亦有不少,许多更是有天仙法力的英才。

悟空广纳贤才,一一招入麾下,顿时实力大增,不由得觉得这“师出有名”当真如师父所说的那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他这檄文,原本的意思只是让北俱芦洲上的神圣得知,待大军出时,不来阻挠。以免到时候反而误事,但没想到发放到了四大部洲,其声势浩浩荡荡,三界多有耳闻。都觉得东胜神洲此次北伐,乃是行了大义之名,愿为相助,扫清妖邪,匡扶正道。

其日,悟空便引兵马二十万,兵至北方仙岛,从低空压去。行了半月,跨越了北海,在北俱芦洲看到了一片蛮荒,大军过处,鸦雀不敢横飞,鸟兽四处奔逃,远处看时,当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还未及妖国,众人目运金光,便看到远处过度之上,无穷落石纷飞,玄机也是一片片如蝗虫般飞起的妖魔。气势连成一团,磅礴拒人。猴王有神通,一番扫视,便看出了其势足有四五十万。

那龙女道:“当是三魔也引兵从妖国中出来,欲要应战我等。”

罗刹女闻言,把芭蕉扇拿出来,就想要到前去应敌,被悟空按住,道:“先不着急。对方兵马虽众,但在俺看来,多是乌合之众,不过其中并非都是行祸患事者,恐伤及无辜。”

不错,悟空却看出来了,那妖国虽众,但是四五十万的妖兵,却不是所有都是伤天害理之辈。甚至大部分都甚是无辜。毕竟他们生长在北俱芦洲,而三魔王在这里暗自建立了一个妖国,自然会将周遭的生灵都强行拘役到国内。

悟空体会到了“师出有名”的重要,不想真的屠杀一国之众,何况若攻占了北俱芦洲,也当整治大州。于是打算擒贼擒王,将要首的擒拿了就好了。

两军遥遥相望,隔了能有三四千里,各自将大军,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百十余里,三魔王看到了如此声势,事到临头,也不敢贸然应战,派手下鹰妖过来遣书信问道:“我等都是天地生成的妖仙,如何过来讨伐我等?岂不闻北俱芦洲有九天荡魔祖师驻扎,不若一同联手,推翻天庭,可当享妖王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