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看似难以理解。因为,周礼推行,对诸侯国的稳固明明大有好处才对,怎会不被任用呢?

当然,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很多理由,不好分说。

但若是是从如今的角度,苏寻,却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其中一个最大的缘由,便是,列国诸侯,并不是完全属于“周室”的!

当年周武王攻陷朝歌,商朝从此落幕。可是,商朝的诸侯却并没有被周朝尽皆一网打尽。而是采取了分封、怀柔的举措。

换句话说,如今的列国诸侯,有很多还继承着周朝之前的商朝!

这其中,甚至有许许多多商朝当年的王公贵族。

这些诸侯王,在周朝掀起了许多次叛乱。最大的叛乱莫过于武庚之乱。

但实际上不仅如此,就连未来一统六国的始皇帝,其根源,都是出自于商!

商朝虽灭,但是根基却未损。因此即使天子失官,诸侯却还掌握着学术。

孔子的“礼”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的是“天”,诸侯国,表面上大加称赞,绝不会说有任何不好。何况,孔子本身的人格,也的确让人尊敬。

但若说是任用?那也是绝不可能的!

不过“上苍”,或许总有一日,会让诸侯国接受这“礼”。只不过,上苍的“礼”,便并不是孔子的“礼”了。

但是,无论“礼”到底是怎样的,都不能够,真正地改变“人”!

这就是苏寻的观点。孔子,或许能成功!

然而这个成功,绝不是孔子真正想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