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黄州一梦 第四十七章 传承(上)

大道守望者 缘真求假 2099 字 2022-11-02

所谓的京城,自然是朝廷的中枢所在。

此时,朝堂之上,一袭明黄色龙袍的建元帝周尚文,端坐于皇位之上,有些无聊地看着下面的大臣们吵来吵去。

在秦梓看来,建元帝属于是那种不错的皇帝,虽然说离国现在内部情况有很多他看不太清楚的地方,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判断。

可是,对于朝中群臣来说,这一代建元帝,就要比他的老爹永安帝要差得多了。

永安帝在位多年,最大的政绩就是,没有任何政绩。

这对于一朝之君来说,其实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了,至少在朝中群臣眼中就是如此。

而年轻的新君建元帝,在他们眼中就不具备这样的优秀品质了。

无他,这个建元帝太爱折腾了。

这些朝中宿老,在经历了永安一朝安定的政治氛围之后,已经慢慢达成了一种奇怪的平衡了。

各方政党之间,相互制衡,关系倒还是不错,几乎是一种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形式,轮流做着大离的首辅。

虽然也难免会有各种竞争,但是总体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在永安朝,升官似乎就变成了一种熬资历的事情,甚至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养望。

因为,虽然大家都是各自政党的高层了,但是高层之间还是会有比较的,想要更容易地提高地位,大部分人会选择做一些事情来获得那些底层士子的支持,以此来获得一定的威望,为自己往后竞争高位做铺垫。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永安朝中,那些大臣升官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对立党派的人,而是各自党派的同僚了。

当然,不管如何,永安朝安定的政治氛围是不会变的。

虽然说也有一些不要脸的人为了养望甚至想搞点什么改革之类的事情,但是一般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如果是地位比较低的,大家联手把他搞死,地位高点的,大家给个面子,给他让点利益,他也不好得寸进尺吧?

所以,一直以来,永安朝别说是党政了,就连什么大规模的政治竞争都很少发生。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升上来的官老爷们,不找个对手打打擂台,自然是没有什么事做了。

但是他们身为一国栋梁,自然是不会就这么闲下来的,没有事情就给自己找事情做,这是一位肱骨之臣必备的素养。

所以,我们的官老爷们,就把眼光放到了土地之上。

倒不是说他们就缺这点土地的钱,但是一方面,土地这种东西,谁不爱呢?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两袖清风的大清官,家里也是要花钱的,没有这么多的土地,他们家里的那些三妻四妾,还有满院子的下人丫鬟,拿什么养呢?自然是要银子了,而土地,就是最容易出银子的东西。

什么,你说既然养不起为什么还要养?

那当然是为了大离国的威严了,泱泱大国,如果连朝廷命官,家里都养不起个三妻四妾的,那不就会在他国面前有损威严吗?

所以,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大离国啊!

好在对于这些肱骨之臣,建元帝一开始也显然是懒得理会的。

既然不会管他们,那么随便他怎么做都好了,什么?建元帝想要清查漕运?

陛下,这么大的事情,劳民伤财,很容易搞得民不聊生,但是既然建元帝一意孤行,那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也只能以身饲虎了。

毕竟啊,漕运这边这么大一笔利益,之前却一直把持在江南党的手里,大家早就眼红了,现在既然皇帝发话了,那么他们自然是要吐点出来的。

反正皇帝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清算的,就算再怎么做,也无非就是那样咯,稍微整顿一下,杀几个大贪官,然后贪官底下的钱财,自然是要交到他们这些朝廷命官手里的。

不仅是这些钱财,最重要的自然是他们要瓜分这个渠道啊。

这一笔做完的生意,哪有细水流长的来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