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梓这样下定决心后,再次看向朱楚瑜。
现在他肯定是不能跟他说太多东西的,回想了一下朱楚瑜这几天的举动,秦梓明白,这小子说到底其实和自己之前一样,对于所谓的仙人,本质上还是印象偏好。
他也不好直接和他明说,想了想,然后斟酌用词之后说道:
“很多事情,我现在不好直接和你说,说了你大概也不会相信,只能告诉你,这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当然,也没有坏到那个地步。”
本来他只是想说前半句话的,但是联想到落剑山的各位,他还是说出了后面半句。
也许这个世界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但是因为那些熟悉的人存在,所以他明白,世界还是没有那么坏的。
朱楚瑜被他说的一头雾水。
这样的道理他肯定知道啊,或者说,朱楚瑜觉得这方面自己理解的肯定比秦梓更加透彻,毕竟在他的想法中,秦梓估计是那种传说中的仙人所收的弟子,而这样的人,很显然对于凡尘之间的理解是不如自己的。
朱楚瑜早在自己七八岁时,就已经充分理解了人心的可笑。
在见识到了村里对自己的最好的教书先生,看他的眼神从最开始的欣赏,到了后来的嫉妒之后,从他一开始热情回答他的疑问,到后来答非所问,闪烁其词,甚至有意无意地暗示他去看一些闲书时,其实他就已经对人心失望透了。
亏他那时还很好心得照顾了那个老头的自尊心,后来他就彻底懒得理会那些无知而又愚昧的人了。
在他帮人干农活,赚钱之后翻山越岭去镇上的大户人家借书来抄时,那些人还在守着他们的一点田地,想着怎么多占点朝廷下来的扶贫政策的便宜。
而在他实战口技,每次将那些会对他恶语相向的人喷到怀疑人生之后,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学习。
那个时候他还是心里想着,是否走到更大的地方之后一切就会好点。
只是很可惜,在他想办法带着村民赚钱时,那些人想着怎么偷懒;在他费尽心思与人周旋之后,好不容易打开了生意的门路之后,那些蠢货又为了一点利益就像将他驱逐出去。
记得那时候他多大来着,记忆中似乎是十二岁还是十三岁来着。
反正,在那之后,他就再也没回过拿出让他发自内心讨厌的村子了。
即使是面对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大的母亲时,他也只是将她接到镇上生活。
不过可惜的是,镇上的老鼠似乎和乡下的没什么区别。
当然,却别还是有的,比如镇上的老鼠似乎都更爱面子一点,并且他们更在意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虚荣心。
所以对于朱楚瑜而言,无论是镇上的光鲜亮丽的老鼠,还是乡下散发着腐烂气息的老鼠,都只是他无比厌恶的生物罢了。
不过他并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