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现在才上午,如果他做得快,两人还能不错过中午那场最烈的阳光。

……

温迪回到柴房,挑木头,她要做两个木耙,晒谷的时候用得上。

她选择的木头是比较粗长的,一头大一头小的也行,因为她打算直接“雕”出木耙,而非做一个耙头和木棍组装。晒谷的话需要用木耙不断将稻谷梳理好,使用强度较高,她担心总是掉耙头不好做事,索性直接雕一个完整的。首先用斧头劈砍出大致的形状,然后用刀子慢慢地修。

做木耙的难度不高,和做木铲一样简单,唯一算难处的就是要有耐心。

温迪放了一个竹筒时在旁边计时,经过计算,做第一个木耙用了三个竹筒时,积攒了经验后,做第二个就少了一个竹筒时,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这种效率倒是令她满意,用这种速度去做木铲,也能多做几个,毕竟需要用到木铲的地方更多,而且,它的磨损率也挺高。她经常挖坑,折断了五个,后来有时间补充了两个,现在只剩三个木铲了。

她扭头看了下山洞外,黑毛已经做好石缸,正在脱穗,好像也快收尾了。

于是她抓紧时间做了个木铲。

温迪就是连一秒钟也不会浪费的狠人。

然后她提着木耙出去,找场地。

在旷野上转悠了一会儿后,温迪找到一片土地。土地就是说寸草不生的那种,她用木耙的木棍那头砸了砸地面,发现这里的土还挺硬实,不是浅浅一层土底下全是泥那种。更好了。温迪再看看太阳,东升西落,这块地附近没有大树,没有遮挡物,能够保证从太阳升起到太阳下山一直有阳光照射,简直天然宝地呀!下回晒干货都不用跑去海边了,直接来这就行。

温迪挺高兴,这回算是一箭双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