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现在欠太平洋银行的钱已经多达三百多亿,每个月要还银行的利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说太平洋银行的客户无数,但真正算得上大客户的,也就只有吴某人一个而已。就连双李,上次吴承都没有带他们玩。
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对那次的信心不足,虽然明知道《广场协议》签订的日期,但却不清楚具体的时间,等于是在玩心跳。
只不过,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而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好把双李拉下水,成功了还好,要是失败了的话,那不等于是害人吗?
估计就算当时他找双李一起玩,他们也不敢参与吧!因为这个心跳玩得有点刺激,一不小心就可能一朝回到当初拼搏前。
两人当初听了吴某人的建议,大把的资金投在日岛那边,要是这边亏掉的话,那把那边补过来,估计都补不上。
也就是说,他其实就是把左手边的钱,交到右手边操作而已。
中间产生出来的一些利息,除了要交税之外,就是再分出一部分给双李罢了。而借出来的钱,经过三大投资公司的操作之后,所赚到的钱,要比这点钱多得多。否则他也没有必要这么操作。
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以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生钱而已。
所有向银行贷款的人,都是这种情况。
唯一不同的是,太平洋银行,大部分股份其实都是他的。
虽然这家银行的股东有十几个,但是这些股东,都是他名下的那些公司。所以,说句毫不客气的话,这家银行,其实就是他开的。
外界在评估着他的资产,他自己其实也在估算着。
只不过,外界评估的,和他自己估算的,有着很大的不同。
外界的评估,评估的是市值,也就是一家公司的市场价值。
虽然吴承的那些公司全都没有上市,没有一个直观的数据,市值不好评估。但是大至的价值,还是能够估算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