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府衙的人们对隔壁时不时送过来的美食习以为常,经常吃不够就翻|墙去林府,说上两句话,就连吃带拿地翻|墙回来。不过他们也不是白拿,有时候就在府衙前头的街上买上糖葫芦和糖人,带过去给知府的小厮,让小厮转交给知府的千金。
这可不叫私相授受,人家老太爷老夫人就在跟前看着呢,顶多就是长辈送给晚辈的小吃。
晚上照例是团圆宴,林渊想起了已经五年没见的小弟,突然感慨道,“不知深弟如何了?”
林深……挺好的,除了吃得不大好,其它一切都好,十八岁的年纪已经考中了举人,正打算来年去京城试一试。
跟他大哥当年一样,林渊这次和同窗随着陈老板的商队去了京城,住到了当年他大哥科举时的院子里。
时间一晃,春闱落幕,林深考中进士的消息传到肃州城时,李翠的肚子已经快要临盆了。
“恭喜林知府,令弟高中甲榜十三名啊,可谓少年英才啊!”陈老板一见到林家人,就开始道喜。
林深如同他大哥一般,也进了翰林院,当了庶吉士,只不过不同的是,这回没人敢看轻这位‘乡下来的学子’。
因为他大哥,林渊,肃州知府,短短三年,人在肃州,可在京城却时时能听到他的名字。
什么水泥啊,什么土豆红薯啊,什么养颜膏啊,什么华裳阁啊,还有那辣条火锅自行车,那各种各样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还有时新衣服首饰,全都跟肃州有关。
更重要的是,这也就罢了,关键圣上对肃州知府也是非常信任,因为这些生意里头,圣上全都掺了一脚,而且还占了大头。
你说说,这既有圣心又有民心,就这么位诸葛,官员考核之后回京怎么也得捞个侍郎,就靠着这些功绩,那以后尚书宰辅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