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远在北疆,此物虽然费事且鸡肋,可大将军的亲兵还是能用的。另外,据说这面保存的时间很长,若是叫伙头军提前准备好,遇到紧急事件,便可带上此物。
虽然用处不大,可大将军难以拉拢,大动作做不成,小恩小惠总是可以的,而且也能体现他对将士们的态度。
至于那位林举人,且看以后吧,若是能进殿试,再见真知。
来年三月,春寒料峭,林渊钱正李明三人自信地走进了贡院,接受检查,然后走到自己的位置,长长松了口气。
这科考一事,有时候运气大过学问。
若是被分到的位置恰好在茅厕附近,那整场考试都得饱受煎熬。还有若是考生内急,肠胃不适早去如厕,不仅卷子会被盖上屎戳子,就连往后也不会录用。
若是当年的主考官喜恶与学子文风大相径庭,那十有九八即便被录上,名次也会颇低。
幸而当今太子几年前提出一个法子,主考官不再负责判卷,只负责监督;而负责判卷的考官,选自大昭国各地有名的书院,加上国子监的几位老师,且这些老师当年并没有参加科考的学生。如此,虽然繁琐了些,但极大的保证了科举的有效性。
凭借这个,太子可是在众多学子心中刷了一波好感度。
三天会试一过,林渊三人躺在床上狠狠睡了他两天两夜才起来。
最重要的考试已过,接下来就是等放榜的日子,猛地闲下来,三人约着去京城转转,这下小厮的作用就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