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秋在杏花村待了两三天,便收拾行李上省城了,因为马上就要开学。
立春已过,蛰伏一个冬天的万物蓄势待发。
三月间,绿意生机重回大地,田地间尽是忙忙碌碌的农人,春耕不知不觉过去,很快迎来了夏季的酷暑。
两年的辛苦,四个月的课业。
六月末的高中毕业考试,阮清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个年纪最小,最好看的插班生,以年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省重点高中七七届的传奇人物。
这几月,阮清秋和顾青林再也没见过面,但他们保持着每月两封信的联络。
原本今年应该初级中学毕业的少年,居然在今年同时和她一起高中毕业,不出意外,他以县城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因为从初级直接跳到毕业班,又是如此优秀的成绩,顾青林出名了。
磷肥厂家属院。
“哟,听说那个不受你待见的小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还被校长推荐入伍。”好事者故意挤兑顾善荣,又阴阳怪气道:“你小儿子,好像还在上初中?听说,这学期考了倒数第一?”
顾善荣一言不发,脸色铁青,心中又悔又恨,提着棍子回家了。
毕业考结束的第六天,阮清秋和老师一起坐上回杏花村的火车,师徒俩皆沉默不语。
昨晚她接到电报:罗老太太,没了。
“阿奶去的很安详,或许是我高考结束,她提着的那口气儿就散了。”顾青林跪在灵堂烧纸钱,低声说道。
阮清秋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少年,唯有陪着他,办完丧事。
接下来几天,老爷子住了一阵,便也赶回省城中医院上班了,只有阮清秋留下来,待到八月夏季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