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信递给了檀素。
檀素上下扫了一眼, 顿时也是脸色大惊。
孟江在信上说,他其实一直怀疑当初徐恪的死是被人算计,所以这么久以来,一直在暗中调查。
徐恪没死的时候,陈国和梁国的战事虽然胶着, 但是陈国隐隐是占了上风的,只是后面因为徐恪在汾水一战中大败, 陈国才开始节节败退,最后甚至丢了几座重要的城关,被梁国的军队一路长驱直入, 打到了家门口,兵临城下,逼得陈国皇室不得不投降。
施乐极一直以为她爹就是战死的,就是为国捐躯,所以即使她爹马革裹尸, 灵柩甚至无法送回家乡,她也为她父亲感到骄傲,至少她父亲是曾经保卫了陈国的百姓数十年的安宁。
可是孟江在心中言明,当初徐恪是因为军队中出了内奸,行军路线被提前透露给了敌军,这才导致中了包围圈,惨烈身死。
而策划这一切的,正是太子施荀。
因为彼时她父亲支持的并不是太子施荀,而是二皇施以临。因为施以临的母妃和施乐极的母亲是表亲。
但是在施乐极的印象中,她父亲应该是一直保持中立的,并没有对这场储位之争表达过立场。
但是她又确实听她母亲暗暗地劝过她父亲,太子心性阴沉,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储君,当时她还心中暗想,她母亲正是夫人之间,施荀再阳光不过了,怎么会是她口中那样的心思阴沉之人呢。何况她母亲还说太子对徐家十分忌惮,若是以后得位不会善待徐家。
她当时想的是,她母亲还不知道她和施荀的关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担心。
没多久,徐恪就上了战场,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凯旋而归,而是永远地留在了他一生为之奉献的战场。
施乐极死死地盯着虚空,似乎是想从空气中寻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