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忽有所感的康熙,也不顾侍卫和太监们的阻拦,站在车辕上,满足了百姓们质朴的好奇心。

等所有的声音都停了下来,康熙才大声说:“你们都是朕的子民,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朕都一样爱重。”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康熙这一句话,比他坐在金銮殿上,批一千本折子,发一百个利国利民的号令,效果都要好得多。

将黄绸撤去这个举动,无形之间就拉近了他和百姓之间的距离,让百姓对他更多了几分信服感和亲切感。

百姓沉默了片刻,再一次山呼万岁,这声音变成了浪潮,一浪又一浪,就连紫禁城里的太皇太后都隐约听见了,赶紧让人去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康熙却是越说越动情,大声道:“朕知道,朕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在这里,朕向朕的子民们保证,日后朕一定更加勤政爱民,让朕的子民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也就是在今天,康熙突然就觉醒了,突然就明白了,当年的太-宗皇太极,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任用汉人,并给他们和满人一样的待遇。

什么满人、汉人,都是他们这些吃饱了撑的上位者们才在意的东西,平民百姓是不在乎的。

百姓的愿望十分朴实,就是吃饱穿暖而已。

康熙很想给自己两巴掌,为了自己以往在朝堂上,对满汉官员的区别对待而羞愧。

那些汉臣们既然肯科举做官了,就是有心为朝廷效力的。可是他却碍于满汉之别,同一个官位安排满汉两个官员,满人掌印,汉人办事,出问题了就是汉臣的错,有功劳了就先想着满人。

他自以为这种模式,可以保证满人的超然,却忽略了这种养猪一样的方法,只会让满人越来越懒惰懈怠,能出的人才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