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战第一课,阵列而战,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就是先把自己放在不可战胜的层面,才能做常胜将军。
李世民对此深有理解,他的眼光也是极好,别人只是看到无双剑来袭,破坏今日大好局面,十分凶险,他却看到了其中隐藏的机会,有着慈航静斋师妃暄在场,更有着道门大宗师“散人”宁道奇守在一旁,更有着天策府众将在,楼下街道处更有着己方大批兵马,如此局面,如果还不敢放手一搏,那还有什么事可以搏?
这一刻,李世民却是心动了,他看到了斩杀南方大敌的机会。
别人不太看得起江南势力,在他眼里,却是平生大敌。
何况,这事关系到和氏璧的归属,这块玉璧并不仅仅只是帝王的象征,而是真真切切代表着实力。
论正面战场,论谋臣武将,李世民什么都不缺,但争夺天下,却并非这么一点就可以的。
所谓集众,自然是不拘一格,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奇人异士。
比如江南势力,苏辰别的方面根本就称不上出色。
论声望,论文臣武将精兵,全都比不上他李家,但就如春风细雨,人家轻轻松松就占据江南大部,眼看即将一统。
他既没有可歌可泣的守城或野战,也没有可堪传颂的战场斗将,只有暗夜里那一柄柄滴血的利刃,或者是行军背后射出的冷箭。
苏辰势力什么都缺少,就是不缺江湖高手。
而这一点,正是李世民所缺少的。
所以,他才更想得到和氏璧,这代表着佛道高人全都会归到自己麾下,最不济就是结下盟约,从此补上自己最弱一个短板。
更别说,还可收获遍布天下各处成百上千的寺庙僧人、芸芸众生中的不可胜数的沙门信众。
这些潜在支持,是他怎么也不可能放弃的。